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优化营商环境,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沙巴体育在线: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管理办法(暂行)》。
该文件起草经多次讨论,并参考了周边先进地市好的经验做法,并向县、区人社部门及有关企业征求了意见。
二、主要内容
《办法》总体分为5章36条,一是总则,二是岗位范围及规定,三是审批管理,四是监督管理,五是附则。
1、总则:主要明确了指导思想、适用范围、实施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
2、岗位范围及规定:主要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申请特殊工时制的工种或岗位人员范围;明确了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周期、工作时间、加班待遇、年休假等方面的要求。
3、审批管理:主要明确了审批的总体原则、审批权限、报送材料要求、审批时间要求、审批有效期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要求等。
4、监督管理:主要明确了监管的责任主体、主要方式、监管结果的运用、企业的救济权利等。
5、附则:明确了实施时间等。
三、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劳动部沙巴博彩公司: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安徽省企业工作时间管理暂行办法》
四、创新举措
(一)对实施岗位范围进行了细化(第五条、第七条)。
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我市实际,对用人单位申请特殊工时的工种或岗位人员范围在劳动部的文件规范的基础上作了细化和补充。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工种或岗位人员范围分别从3大类人员扩展到5大类人员,范围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范围细化增加了:
1.实行年薪制或用人单位实际支付年度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上,且可以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的管理人员;
2.劳动者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且无考勤要求的技术、研发、创作等岗位。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范围细化增加了:
1.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家庭服务业等行业,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岗位;
2.生产经营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以及生产任务不均衡、呈现明显淡旺季的企业一线岗位。
(二)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提出要求(第八条)。
明确:对于符合条件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原则上批准以周、月或季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受季节或淡旺季影响较为明显的工作岗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批准实行以季或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三)对实行综合工时计算工作制工作时间及加班工资进行了明确(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
明确: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在某一日、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40小时,但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出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超出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四)对申请材料进行了简化(第十六条)。
将过去的不定时工作制申请表、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表合并,只需提交《沙巴体育在线: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表》,更为方便简洁。
(五)对审批时限进行了压缩(第十七条)
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
(六)对审批的有效期进行了有条件放宽(第二十一条)。
明确: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市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可准予两年的有效期,省级以上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可准予三年的有效期,更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七)对劳务派遣用工实行特殊工时审批提出了要求(第二十六条)。
明确:被派遣劳动者所在岗位确需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应当由用工单位按本办法进行申请;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等。
(八)对事后监管提出了要求(第四章)。
将对实行特殊工时制的企业监督管理与“双随机”结合起来,明确了每年的抽查比例,即:每年监督检查户数不得少于本地区已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用工单位总数的10%。
对违法行为处理进行了细化和明确:用人单位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存在违法行为的,沙巴博彩公司: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作为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依据。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材料获得行政许可的或因违反本办法受到行政处罚拒不改正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审批部门应当撤销行政许可,并自撤销决定之日起1年内,不再受理其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申请。
(九)明确了办法的适用期限(第五章)。
明确:本办法为暂行办法,可根据国家、省有关工作要求视情调整;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